立信图标

服务热线:023-89033800

经济责任审计培训小结

2017-07-31

经济责任审计培训小结

 

2012年7月17日下午2点半,在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议室(上清寺鑫隆达大厦A座12楼)举行了对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国资(2012)3号文件)学习培训会。

主讲人:王桥  朱小克  雷晓东   段莉君

现将本次培训会的重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规定程序、方法的要求,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二、对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国资(2012)3号文件的学习

  (一)应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应组织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本岗位任职满3年,应组织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二)按照重要性原则,中介机构在开展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时,企业本部及重要子企业应当纳入审计范围,其他子企业可视不同情况决定审计工作范围,但审计户数不得低于70.00%,审计资产不得低于被审计企业总资产的80.00%。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1、企业经营成果真实性和企业财务收支核算的合规性。

2、企业绩效变动,任中或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真实性。

3、企业资产质量变动情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4、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影响可持续性发展情况。

5、对企业有关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负有的经济责任。

6、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本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

7、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及执行情况。

8、以前年度审计报告披露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四)根据渝国资(2012)3号文件,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

1、基本情况

(1)被审计单位企业基本情况

(2)被审计人的基本情况

(3)审计范围

2、财务审计情况

(1)审计后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

(2)审计后经济成果

 (3)审计调整事项

(4)任期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5)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6)企业经营绩效变动情况

(7)审计期初数说明

3、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情况评价

4、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其他重要事项

      5、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

      6、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业绩和审计评价

      7、审计建议

      三、根据对渝国资(2012)3号文件,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模板的学习,我们发现国资委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的要求更加全面、具体,工作内容包含了中介机构平时执业的年报审计报告、工资报告、内控审查报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报告内容。我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内控审查,因为其要求审计人员非常熟悉企业的内控制度,不然无法识别企业的内控缺陷与内控风险。通过朱老师的案例讲解,我总结了以下在审计工作执行中要抓好的环节,方能完成好审计任务:

(一)在制定审计方案阶段要大力开展审前调查,充分准备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环节。

中介机构在接到对被审计对方单位的主要领导人进行离任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之后,首先应对已经离任人员的原单位或者任中人员的现单位进行详细事前调查,并且列出调查提纲。按照提纲对这些单位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要结合这些单位的其他专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比较详细、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制定出来并经部门领导审核批准后,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按照经济责任审计所需要的有关材料、资料、数据做好准备工作。

(二)在审计实施阶段之前,一方面,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拓宽审计线索,降低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确定审计方法与重点内容的有效措施,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采取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调阅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来了解以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新问题,找准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提高审计质量。

(三)在审计实施阶段,严谨细致,查深查透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中心环节。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以后,按照制定的审计工作方案,开始进行座谈了解、个别谈话、核对账目、审查凭证、现场盘点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任期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要认真审核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要对各项经济决策及其效益性进行验证,要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正确评价,如果对各项经济行为查的不深不透,就会给客观公正的划分经济责任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做好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成。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核对等方法获取充分并且能够说明审计事项的证据,同时,一定要注意审计证据的可支持性,证据资料的齐备性,区分好取证与非取证,详查与略查的界限,以便更好的对审计证据进行归类、分析、整理,为审计意见、审计评价、审计报告的形成提供有力证据。

(四)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内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各层次管理者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护公有财产安全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各项制度化的程序和方法,协调组织内业务执行活动和管理环节的整体作用机制,其目的在于有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健点之一。例如,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来说,应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组成部分,会计控制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程序和内容。另外,对会计控制也应实施符合性测试,应明确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检查风险。管理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合理而有效的进行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是会计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计划、预算准备、筹资融资、财务绩效报告分析、绩效计量、管理者经费补偿等程序与内容。对管理控制的严格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种类与范围,从而为量化经营风险和控制审计风险奠定制度性基础。

(五)有效利用其他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在通常情况下对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已经过社会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对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评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及结果,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六)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评价要客观、公正、谨慎。审计评价应建立在查清审计事实、准确界定经济责任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政策、市场等主客观因素,尽可能用量化方法来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和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只用客观真实的方法将有关事项反映清楚,不作审计评价;对某些事项要全面辩证分析后再作评价。要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以审计查明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照搬照抄被审计对象的述职报告和工作总结。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该到位的必须到位,审计什么,评价什么。另外,评价时注意区分是责任者任期前还是任期内的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经济责任、是职责范围内还是范围外的责任等,以有效地防范风险。

(七)加强复核、征求意见、化解风险。审计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如制定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在满足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另外,对每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报告,可组织有关主管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对出具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力求措词适当、评价公正,经得起推敲;对于审计中未涉及和证据不充分的问题不做评价、不下结论;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人的意见,认真落实不同意见并妥善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化解、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审计一部  赵静

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7-2018 渝ICP备19017299号-1

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与维护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789号